热点新闻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重磅发布,7大要点更新! 2022-07-12
近日,《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以下...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10-10-29    浏览次数:


通过以下八大开放运行机制的实施,力争使本实验室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开放性实验室。

1.实验室开放管理运行机制:实行管理的集中与分散制度。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建议实验室主任人选为周智广教授。下设行政秘书和科研秘书各一名。行政秘书根据重点实验室的相关制度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科研秘书负责科研讯息的传达、科研人员接待与管理、科研教学与进修安排、科学讨论与科学会议的规划以及其他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工作。在各项制度的约束与学术委员会的讨论批准下,实验室针对所有从事糖尿病免疫学研究的学者开放,并在行政上对入室工作的各类人员实行固定人员-研究生或合同人员-临时或短暂进修人员的依次归口监督与管理。

2.科研创新与实践机制:为鼓励学术思维的独立性、多样性与创新性,实验室实行课题负责人(PI)负责的‘双向选择制。

课题负责人(PI)有权选择自己的科研队伍,而其他研究人员或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选择PI, 在双向选择中实行人员淘汰;建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访问学者基金、杰出研究基金,面向全国开放,鼓励创新性强、实验技术与条件成熟、预期能取得较大成果的项目参与申请,实验室为这些开放项目提供试验条件和学术指导,确保实验室在糖尿病免疫学研究领域长久的创新力。成立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审议实验室的工作目标、任务、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讨论重大学术研究课题。

3.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科研流动与人才交换机制。

通过广泛国际合作与聘请科研顾问、讲座学者、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特聘科学家等多种形式,使得在糖尿病免疫研究的不同方向均有国际知名的学者对本室研究进行支持、辅导甚至亲自参与实验,确保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始终站在国际前沿。定期向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院所甚至企业派出人员学习、进修、访问,邀请海内外学术大师到实验室辅导、讲学和交流;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实验技术与科研思维的同时,让我们自己的创造发明与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实验室得到验证和推广。实验室为有条件的人员积极组织申报‘长江学者’、‘芙蓉学者’和‘升华’学者并提供强有力支持,并为这些学者提供生活上与科研上的配套资助。学术委员会定期对引进与培养人员进行考核,永保引进与培养人员的质量。

4.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

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实施数字化的考核标准,PI负责各位研究者的考核,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委员会负责PI及其团队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实行优胜劣汰制,对考核尤其优秀者,给与依托单位支持经费和横向经费的优先资助,并对研究团队与个人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淘汰。

5.研究资源使用和共享机制

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实现公共仪器的共享;通过建立完善的糖尿病遗传资源标本库、遗传与免疫信息库、特殊稀有病例库,结合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建立开放的公共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各资源库的有效快速扩容,保障全国范围内的有关信息迅速入库;也保证所有合作单位能对这些资源有条件的快速查询与使用。建立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站,由专人负责并保持运行良好与定期更新;通过文字与视频方式,建立并在合作单位推广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保证所有合作单位能互通有无,将重点实验室的规模无形扩增。

6.经费获取与使用机制

在实验室的场地建设和仪器购置方面,充分依靠国家“985”、“211”、国家重点学科平台建设及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与依托单位的配套支持相结合,积极改善科研环境。在常规科研消耗方面,充分发挥各个PI的自身能力,争取国家各个层面项目的支持;联合各个PI形成项目集中攻关优势,获取国家重大项目支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并与企业的科技攻关对接,争取横向经费支持;同时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直接获取利益和经费支持。所获得的经费同样实行PI负责制,保证专款专用;成绩突出的PI同时可向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横向经费倾斜。

7.成果交流与转化机制

通过举办如同“湘雅国际糖尿病免疫学论坛”等国际知名的会议,以及学术研讨与进修班的开设,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交流;积极将已经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成果向临床转化,通过单独融资、校企合作开发等形式,实现成果转化的常态化。

8.学术道德与科学伦理恪守机制

成立重点实验室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和伦理学委员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中南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和伦理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科学研究的良性、健康发展。